中國產鋼材正在動搖全球鋼材行情。中國國內難以完全消化的廉價鋼材流向全球市場,代表性鋼鐵產品的亞洲價格在1年內下降了40%。各鋼鐵企業為了維持就業,難以施行大規模減產。2015年中國的鋼材出口量預計將首次突破1億噸,相當于日本全年的粗鋼產量。而中國還在計劃啟動新的煉鋼高爐,全球對于中國引發“鋼鐵寒冬”的擔憂進一步升溫。
據中國政府統計,2015年上半年(1~6月)鋼材出口量達到5240萬噸,同比增長28%。預計全年將超過2014年約9400萬噸的歷史最高記錄,首次突破1億噸基本已成定局。這個數字接近日本2014年度粗鋼產量約1.1億噸的規模。
中國各鋼鐵企業正在進行罕見的生產調整。粗鋼產量在2015年上半年為4.1億噸,減少1.3%。為了迎接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河北省等北京近郊的鋼鐵企業實施大規模減產,2015年下半年很有可能徘徊在低于上一年的水平。如果全年負增長,將成為35年來首次鋼材產量負增長。
但是,中國產鋼材仍將流向海外。原因是國內生產調整無法彌補經濟減速導致的需求下降。對于鋼鐵企業來說,如果加大減產幅度,則不得不對就業產生影響。所以今后將形成小幅減產、國內過剩鋼材外流的局面。
市場的焦慮體現在價格上。2015年1~6月中國產鋼材的平均出口單價為每噸620美元左右,同比下滑超過20%。中國企業的低價攻勢直接打擊了亞洲的鋼材行情,作為鋼板的主要品種,熱軋卷的亞洲價格目前僅為每噸300~350美元左右,僅最近1個月就下跌10%以上。
以江蘇的江陰華西鋼鐵有限公司的鋼鐵廠為例,正在生產管道用等低檔鋼材,通過陸路和海路運往國內外。一名員工透露,“以前每月能盈利1個億,現在可能只剩10分之1左右了?!?
各鋼鐵企業業績低迷。寶鋼集團旗下的上市企業寶山鋼鐵等大型鋼鐵企業的上半年財報均顯示銷售額和利潤雙下降。安徽的馬鞍山鋼鐵的出口額增加了近一半,銷售虧損卻進一步擴大。
寶鋼集團將在9月啟動廣東湛江的最先進高爐。年產能最終將達1千萬噸。寶鋼將湛江高爐定位為汽車和家電需求巨大的“中國南部供給基地”,但距離很近的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無疑將成為有潛力的出口對象。行業相關人士認為中國產鋼材“與日本企業的產品相比,成本低10%左右”,如果用于實際出口,將使全球的“鋼鐵寒冬”雪上加霜。
來源: 日經中文網